任何信件、传言、命令。
他们怕被挂榜。
怕一觉醒来,自己或者家人就被拿去领赏。
怕下属投敌,怕上司借机除掉自己。
怕斥候是秦家细作,怕亲兵是魔影的暗线。
所有人都怕。
这种怕,是秦浩的战略成果。
他不需要一兵一卒攻城掠地,只需要一纸“讨逆榜”,再加上一份“家属同赏”的法令,就能让一个朝廷陷入癫狂。
而现在,这场“讨逆风暴”,正快速从楚国扩散到其他国家。
梁国京城内,刑部主官疑似上榜,被仆人毒死。
吴国一位大将军之女,外出游湖被人斩首,尸体挂于城门之上。
越国一位刺史私养死士,被贴上“讨逆家属”标签,夜间被十余贼人围剿,户中血流成河,连婴孩都未能幸免。
这些国家原本还在犹豫,是该和秦浩谈,还是该再联手压一次。
但现在没人敢谈了。
也没人敢打了。
因为不论谈还是打,只要你一开口,就可能被挂榜,被挂榜,就可能被追杀。
而这些被追杀的人,并非只是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
他们的家人,他们的亲戚,他们的门客、管家、车夫、厨子、丫鬟,全都成了“赏金目标”。
而领赏者是谁?
是百姓,是流民,是山贼,是游侠,是苦读寒门子弟,是贪财好色恶人,是官场失意之辈,是一心想翻身的草莽小卒。
秦浩不是一个人跟十八国作战。
他是带着整个“下层世界”的人,反杀那些站在权力巅峰的贵族世家。
而这一点,才是最可怕的。
在秦地,平民皆知“讨逆榜”,乡乡有人提,村村有榜贴,猎户、铁匠、教书先生,人人都在谈—谁又被挂榜了,谁的家人又出事了,谁在哪个地方被人领赏。
而秦浩没有阻止这种传播,反而在每一次“成功案例”之后,亲自批令嘉奖斩敌者。
赏金从不拖延,功法按品派发,兵器随手就有。
如果你是个普通人,连家都保不住,却有一天,你发现只要砍下一位被挂榜县令的家属脑袋,就能换来官职和田地,你会不会动心?
会。
秦浩就是抓住了这点。
十八国的上层越慌,底层越动。
而他们每一个“动”的念头,就是对这些国家的又一刀。
……
此时,秦地西南军府内,秦浩正在校对新一批的赏名单。
赵应天站在一旁,低声禀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