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分到清水衙门,想在京城置办一套宅院都难。
除了文官胡同比较特殊之外,其余地方都是皇亲贵族住大院子大房子、平民百姓住小院子小房子。
穷苦百姓住在外围的贫民窟。
贫民窟离城门比较近。
沈清棠他们过了城门后,要穿过贫民窟前行。
出于好奇,沈清棠时不时撩开车帘往外看。
李素问纳闷的看着沈清棠:“你怎么一副没来过京城的兴奋样?”
沈清棠:“……”
把这茬忘了。
她放下帘子苦笑:“可不跟没来过京城一样?以前在沈家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一年出门的次数都不过一巴掌。
就算出门,不是去庙里礼佛,就是祭祖,再不然就是去谁家参加宴会。横竖就在巴掌大的地方转悠。
上次从这道门出去,还是枷锁锁着,徒步走出去的。
当时满心惶恐哪来得及欣赏沿途风景?”
说这么多,无非是想提前给李素问打个预防针。
沈清棠跟原主不一样,之前在北川如鱼得水,环境变了,她变了也无可厚非。
所有的反常用一句“奶娘教的”便能糊弄过去。
到了京城不行。
这是原主出生长大的地方,沈清棠不能像之前一样肆无忌惮的无知。
李素问伸手拉住沈清棠的手,“何止是你?我活到这么大不也是在京城巴掌大的地方打圈?”
出生在一个院子里,长大嫁到另外一个宅院里,日常生活基本不出这俩院子,就算出去,也跟沈清棠说的一样,横竖就在巴掌大的地方打转。
“你别说!”李素问越琢磨越觉得不想进京了,“京城这地方跟牢笼似的,哪有咱们桃源谷好?我才出来两个月已经开始想桃源谷了。
也不知道今年桃源谷的雪大不大?大棚里的蔬菜今年收成怎么样?咱们走的时候一只母羊快下崽了,也不知道能生几只小羊……”
李素问絮絮叨叨的念着。
沈清棠听得哭笑不得,忙打断李素问:“娘,不是,母亲,咱们昨儿不是才收到北川的来信?里头说一切都好。”
李素问反驳:“他们也没说母羊下了几只小羊!”
沈清棠:“……”
这么不重要的事,谁会写在“报告”上?!
人家写信只是大致交代一下桃源谷一切如常。
说话间,马车停了下来。
沈清棠掀开车帘,外头来的是季十七 。
他穿着一身粗布衣裳,和周围的挑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