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窝是真能得实惠。
李长青的狠辣,
传遍整个东南沿海,
经他这一通折腾,
整个东南沿海为之一静。
就在李长青在东南沿海杀倭寇的时候,皇帝的行动依旧在继续。
西宁郡王镇守西北,负责防御蒙古,麾下有两万骑兵。锦衣卫查出,西宁郡王世子与蒙古私通边贸,且规模巨大,每年走私的盐、茶、铁等不计其数,总交易额不下三百万两。
当西宁郡王看到这些罪证后,乖乖地跪了下去。
最后的处理结果是:西宁郡王交出兵权,回京荣养;世子被革除身份,下狱论罪;西宁郡王另选一子立为世子。从此以后,西宁郡王一脉只剩下一个空泛的王爷身份。
再说东平郡王,
东平郡王兵权相对较弱,主要掌管京中部分禁军仪仗,但家族长期把持江南织造、苏州织局等肥差,财雄势大,是四王八公集团的“钱袋子”。
他性格贪婪吝啬,嗜财如命。
皇帝处置他的办法很直接:派人彻查江南财政,这次派出的是林如海。林如海此前被李长青暗中救下,两年后被皇帝调回京城任职,授佥都御史,正四品。
皇帝对他颇为信任,
且林如海熟悉江南情况,此次便由他主持查办。
其实在林如海出发前,锦衣卫已掌握大量证据,这次南下一半是演戏,一半是震慑——皇帝就是要告诉其他人:我要处置你们,有的是办法。
问题很快查核清楚,
东平郡王在皇宫外跪地哭诉求情。皇帝召他入宫,训斥一番后,收了他的军中权力及江南织造的差事,令他回家养老。东平郡王就此彻底失势。
四王八公之中,
四王是领头者,
如今四王尽皆失势,八公哪里还有实力对抗皇帝?
皇帝处理起来愈发迅速:
齐国公陈家,家族子弟牵扯科举舞弊大案,皇帝借“整顿科场”之名削去其爵位,查抄半数家产以儆效尤;
治国公马家,借太上皇丧礼之机大肆敛财,收受地方官员的“奠仪”,被都察院联名弹劾后抄家,主家流放三千里;
修国公侯家,参与西宁郡王与蒙古的走私,被削去爵位,全家流放边疆;
缮国公石家,祖上留下的田庄长期瞒报赋税,被户部查出后追缴巨额欠款,因无力偿还,只得变卖祖产抵罪,最终沦为平民;
理国公柳家,家族子弟酒后失言,辱骂新帝“刻薄勋贵”,被锦衣卫当场抓获,以“大不敬”之罪革去爵位,全家迁往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