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动,刘禅便盯上了这个小巧的东西。
刘禅上街也并没有寻到此物,唤来木匠描述过后也没人能点头说自己会做。
不得不,刘禅还是将主意打到了师父诸葛亮的身上。便趁一日,师傅心情好的时候,刘禅问曰:”师傅,我见你案几之上,有一木牛颇为灵巧,但见是师傅喜爱之物,也不敢向师傅贸然讨要,但在外实在搜寻不到,木匠也都摇头无法做出。故而,请问师傅,此物出自何方?”
诸葛亮哈哈一笑,“此物虽颇为精巧,却不是难得之物,正是你师娘所做,这一只我格外小心,盖因它是你师娘亲手所送的第一个物品。你若喜欢,我向你师娘讨要一个赠送予你也并不是难事。”
“谢谢师傅。”刘禅极为欢喜的谢过师傅,这才与妹妹说及这好消息。
刘环听到刘禅的描述,倒是一下子就想到了,此定是所谓木牛流马的原型,后世之人将其传的神乎其神,自己竟有机会亲自观之,如何不喜。
书中所说,木牛流马最早出现为诸葛亮231年诸葛军师北伐时所用。原来是诸葛夫人,也就是那位传说中的黄月英从早前就开始研究所成。
刘环心情一下子变得迫不及待了,既是对木牛流马的好奇,也是对黄月英的好奇。据说它精通机关之术,既然可以制作而出木牛流马这样的东西,那么,后世的一些东西是否也能制作而成呢。
当收到那个小巧精妙的木牛时刻,阿环也是万分惊喜,其构造之精妙元朝自己所想,甚至有些后世之人的那种齿轮结构。甚至更多的精妙,她以后世之人所教的见识竟是不能破解。
阿环每日对着一群木头零件愁眉苦脸,阿禅不愿看她这般苦恼的样子,“阿环,你若有不解,不若我带你转达,看看诸葛先生是否明白。”
阿环自是无有不允。当即将自己锁惑之处讲予刘禅,并提出是否可以有所更改,达到更为省力的效果。
阿禅听的呆呆愣愣,但也努力记住妹妹所说的地方,第二日便去向诸葛亮说了自己拿木牛去给妹妹解闷,却没想到妹妹拆了母牛,并且问了他一堆问题,他只能拿这些问题来请教诸葛先生了。
诸葛亮倒也好奇,五岁孩子竟能拆了这个木牛,而且竟然还又有些自己的看法。
便让刘禅上前一一道来。
诸葛亮与夫人趣味相投,又颇有巧思,自是对机关之术也是深入研究一番的,但对阿环提出的某处地方也是含含糊糊,以前只是看黄月英动手来做,自己终究没有实际上手,确实没有注意到,自是不好多言。
便对刘禅说,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