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为了不让那女子尴尬,便拈了一块红豆酥,尚未吃到嘴中,便听隔壁桌“砰”的一声。
原来是一个食客过于激动,拍了桌子,弄得酒水汤汁四溅,有几滴甚至溅到了隔壁桌金阙的脸上。
那个食客抖着一本《刘诗三百首》,脸涨得通红,吼道:
“你胡说什么,这刘铭大将军哪里是长安人,明明是我们洛阳人啊!”
另一个食客不甘示弱,也拍着桌子,脸红脖子粗地回道:
“你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这刘大将军世居长安,并不曾到过黄河以东,你却怎说他是洛阳人?”
“我有长安的朋友,他们都说,刘大将军的口头禅是一句“外湿他dei”,这分明是我河洛雅音,如此还不足以说明这刘大将军是洛阳人?”
“刘大将军如是洛阳人,为何这《刘诗三百首》中,尽是歌颂长安的句子,却没有一首歌颂洛阳的?”
“你又在胡说八道!这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你没看见?这刘大将军在洛阳还有亲友呢,你怎能说他不是洛阳人?”
这时,店家赶紧端着两碟红豆酥前来说和。
“没错!刘铭大将军正是我们洛阳人!刘大将军有一首《红豆》诗,诗里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说的正是我们南国酒楼的红豆酥!
我们南国酒楼的红豆酥,那是连刘铭大将军吃了都赞不绝口的,他还亲笔题写了‘刘铭诗里的红豆’几个大字!喏,各位请看,那边不正是刘大将军亲笔题写的墨宝吗?”
几人跑到传说中刘铭亲笔题写的墨宝前观赏一阵,这才平息了争议。一个还道:
“这《刘诗三百首》中共有两首《红豆》,这一首言简意赅,自然是极好的,但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另外一首!尤其喜欢最后那句:‘可是我,有时候,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虽然言辞直白,但真是缠绵缱绻之至啊!”
金阙顺着那人手指,抬眼望去,只见这家南国酒楼,四处张贴的都是刚刚招录来的“刘诗”。
金阙看了几行,忍不住嘤咛一声,手中的红豆酥也掉在了桌子上。
“我们一起颤抖,会更明白,什么是温柔……
还没为你把红豆,熬成缠绵的伤口,然后一起分享,会更明白相思的哀愁……
果然缠绵缱绻之至!对了!对了!他……他也是刘铭手下的人!怪不得他也那样重情!
刘铭此人,品行高洁,他手下的人,当然……当然也是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