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臣支持无名学院义演的原因。无名学院并非官府,而是民间学院,行的也是善事,与百姓更好打交道,至少百姓不需要惧怕无名学院。
此外,无名学院还给与帮助,甚至直接给钱财,帮助那些隐户解决归籍中的一些困难,再加上皇恩浩荡,赦免其罪,那些百姓就没有理由再当隐户,如此一来,便可协助朝廷,完成此番改革变法。”
“说得好啊。”
李隆基拍桌子道:“真是一针见血,对症下药。”
不少大臣气得都直翻白眼,这哪里好了,别的不说,那无名学院能募捐多少善款,帮助多少隐户?还有土地的问题,这隐户归籍得给人家土地。
无名学院未必能找出土地给百姓?
这最多只能解决一些非常非常边角的问题,而其中核心矛盾,是根本没法解决的。
还对症下药。
真是狗屁不通。
王熙看在眼里,心中暗自得意,我就随便说说,你们又能怎样。
“陛下,这还不止。”李峤又道。
“那你继续说。”李隆基仿佛兴趣来了。
李峤又道:“臣之前就提到过,希望借此举来实践为民置产的思想。而且,无名学院也只能是协助,因为其并无职权,具体事务,还得朝廷来做。
臣就希望,专门成立一个安业署,来与无名学院合作,负责安顿那些愿意归籍的隐户。”
此话一出,大臣们为之一怔。
原来这里面,还藏着这么多利益。
他们又后悔了,早知这样,还不如让皇帝正大光明去听红楼梦。
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啊!
张说却偷偷瞄了一眼宇文融,见其面色焦虑,眼中闪过一抹笑意。
宇文融几番张嘴,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因为他也看出来,李隆基就是在跟大臣斗气,那么现在站出来阻止,那只会招来李隆基的敌意,得不偿失。
老子正在报仇,你来打什么岔。
故此,宇文融也只能站在那里干着急,只盼着其他大臣站出来阻止。
但问题是,其他大臣也在看三个宰相的意思,但见三个宰相都不吭声,其他人,自然也得掂量下,理一理,这里面是不是还藏着玄机。
李隆基都不问大臣们,直接向李峤问道:“嗣濮王可愿担此重任?”
李峤忙道:“回陛下的话,臣主要还是负责教育改革,这等时务,臣并不擅长,但是臣有一人选,是非常适合主持此事。”
“是何人?”李隆基问道。
李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