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问题,更多的是讨论东方文明,讨论东方文明如何在西洋文明入侵之时传承下去。
当然两个人还会讨论中国的统一问题,尽管段祺瑞是北洋陆军的将军,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东北军的称赞,一旦东北军挥师南下,即便是北洋陆军已无法阻挡东北军的进攻!
在中国,又有谁能阻挡东北军呢?
如果说当初李鸿章派段祺瑞等人来东北,是作为军事观察员直观地了解东北军的实力!那么段祺瑞,无疑是称职的,他充分了解到东北军的实力。
但也正因如此,对东北军的了解,使得他清醒的认识到一个事实……在中国已经没有任何军队可以阻挡东北军!
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就是在战争爆发两个月后,东北军就动员了近200万军队,而相应的东北却只有3000余万人口。
相比之下,北洋又能动员多少军队呢?更何况东北军还有技术装备上的优势,当然还有训练上的优势。
也正因如此,段祺瑞才会承认未来统一中国的将是东北军,而非看似兵强马壮的北洋。
“枪炮将酣,无心安眠啊!”
话时段琪瑞又看了看那些正抓住着木箱中米饭吃食东北军士兵,他们大口的吃着米饭,吃着肉块儿,即便是在前线,后勤部门,依然尽可能的保障着士兵们的供应。
一场酣战即将在今天打响。
“听闻段将军将于近期回天津的北洋参谋部任次长一职,实是可喜可贺啊!”
东条教盯视着的段琪瑞,军刀拄地掌心按着刀柄。
“若是东北与北洋能够携手,那么满清统治势必将会被推翻,就是我东方文明必定得保,我东亚民族也终将赢得自由,到时也许你我二人势必将有共事之缘!”
“这一切要看中堂大人的意思!”
看着东条教,段琪瑞平静的说到。
“东条,你需要明白,现在中国天下九分,三强对立,除非一方主动做出让步,否则恐怕将来……”
话到嘴边,段祺瑞不再愿意继续说下去了。
这个……东条教的话声一哑,难道说战争是无法避免的吗。
“段将军,难道在我们打败俄国人之后,我们又必须要同室操戈吗?”
东条教的脸上露出一丝悲戚之色。
“我的儿子!阵亡于海参崴,在他的遗笔中曾写到,这场战争将决定东亚民族的命运,这次东亚民族的圣战!……”
提及牺牲的儿子时,东条教的神情极为平静,他已经接受了儿子阵亡的事实,但他却无法接受未来的那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