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保守,看到了他们的不思进取,可实际上,他们的这种不思进取,却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变革对社会的冲击,从而令社会稳定的进入变革时代。”
在加藤弘之的言语中,充满了对李鸿章的崇拜之色,但谁又能知道,多年前,当伊藤博文与天津回国后称李鸿章是“知大势,识大体,治理内政的能人”时,他还曾嘲笑过伊藤,但现在日本命运的急剧变化,使得他明白了李鸿章的伟大。
甚至过去几十年间的“不思进取”,在加藤看来也是正确的,而现在发生在天津等地的变化,恰恰是李鸿章的伟大之处——变革并未给民众带来冲击,因为他们已经慢慢的接受这一切。
“相比之下唐浩然,看似成功,在朝鲜统监时,他几乎推翻了一切,建立了完全西洋化的仁川特区,很日本人感叹仁川就像是西洋一样,实际上仁川就是未来的东北,未来东北会变成一个完全西洋化的地区,可是这种激进的变革给日本带来的什么?照麿,难道从日本的今天,你还不能理解这一点吗?”
父亲的警示让加藤照麿的眉头一锁,难道西化真的错了吗?而加藤弘之像是看懂了儿子心底的疑惑似的,继续解释道。
“西化没有错,向西方学习也没有错,但关键是方式,当年日本向唐朝学习时,那时的日本就如同未开化的原始人一般,没有任何文明,自然不会排斥中国文明,因此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间中国便是日本的老师,我们努力的模仿着中国的一切,那是因为我们自身没有文明,而现在的日本呢?我们完整的继承着中华文明,这本是日本的骄傲,但我们却无知的想于一夜之间抛弃所有,以学习西洋,这种冲击对于日本而言是毁灭性的……”
一声长叹,似在为日本的命运而悲叹的加藤弘之又往车外看了一眼,已经快到北洋衙门了,快要见到那个东洋最伟大的人物了。
“这正是李鸿章令人敬佩的地方,李鸿章才是一个真正改革者,而非旧秩序的维护者,其更不会如唐浩然一般去摧毁所有,李鸿章的近代化方案虽然有不少缺陷,却是切合现在的中国实际。而我们……这正是李鸿章最令人敬佩的地方!”
马车终于到了北洋衙门,在马车停稳的时候,看着北洋衙门辕门外身着新式军装的北洋新军,加藤弘之的心底不禁一阵激动,过去李鸿章的改革受满清的重重掣肘,而此时没有了那重重掣肘之后,整个直隶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而这不正是自己与那些流亡中国的日本人锦上添花的时候吗?
即便是作为日本贵族院议员,在求见李鸿章的时候,加藤弘之依然排着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