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功,完全不得恢复。而日本的未来却完全维系于中国之身,亦正因如此,与协会中人们主张相反的是,高桥是清反倒坚持“清国保全论”,认为统监府应该做出适当的让步。
“哎呀,考虑那么多干什么,你现在只是一名银行职员!”
突然高桥是清长叹了口气,年初如许多日本的知识分子一般逃至仁川后,他首先在东亚学校找到了份英语老师的工作,随后又进入了朝鲜银行仁川分行,现在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银行职员。
那种军国大事,又岂是他这么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员,甚至还是一个即将失去国家的无国流亡者所关心的。
嘴上这般说道着,高桥是清便俯身于办公桌前,继续统计着一些汇总数字,而在统计过程中,高桥是清的眉头却突然一跳,他敏锐的注意到一个诡异的现象。
“银元硬币的流出量激增了!”
随着朝鲜银行银元券的逐步推行,已经完全为市场所接受,银行发行的银元券因其良好的信用,已经能够在山东沿海城市使用。而在朝鲜半岛尤其是像仁川这样的大城市中,银元硬币已经完全为银元券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银元硬币的兑换非常有限。
但这上面的数字却显示,在过去的五天中,仁川分行流出了超过一千五百万元的银元硬币,远超过过去一年的总合,而更令人好奇的是这些硬币,并不是正常兑换,而是银行内部的调动。
“怎么会这样,没有那家分行遭到挤兑啊?”
思索间,高桥是清注意到,这些硬币中有超过一千万元是调往上海、山东以及天津等地,还有五百万元则是调往平壤。
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对,银行调动如此多的现银,恐怕并非简单的调动,过去素来都是从清国调现银往朝鲜,而现在却是调往清国,调动如此多的现银恐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应对挤兑!
挤兑!
“要出大事了!”
从这些信号中,高桥是清立即意识到,这几天肯定要出大事,否则银行绝不会往清国调动巨额现银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挤兑。
可会是什么大事呢?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事件一定是由府中策划的,否则其绝不会主动调现银用于稳定国内分行。
盯着纸面上的数字,高桥是清整个人不禁陷入沉思之中,突然,他手中的铅笔猛的一下跌落至桌面,于唇边喃喃道。
“难道是……”
一定是了,除非是那种大事,否则银行又岂需要调动巨额现银应对挤兑?
“能够应对可能发生的挤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