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未与我说过。我也只是在她死后才开始寻到了一些消息,关于瀛洲的底细,实在不是我刻意——”
“行了。”
李淼再次摆了摆手。
“废话太多,我懒得听。从现在开始,我问你答。”
“我是瀛洲出身,这点我已经确定。但你、我、郑铭,为何相貌如此相像?”
郑怡回答道。
“原因我实在不知,但瀛洲和蓬莱并非是以师徒传承,而是依靠血脉传承。是否出身瀛洲和蓬莱,基本看相貌便能知晓。”
“而且,根骨越好,相貌就越为相似。所以我们分为‘本家’和‘外门’。我母亲在蓬莱就属于‘本家’,你、我、郑铭也都是。”
“‘本家’就是可以规避天人五衰的,至于原因——恐怕涉及瀛洲的根本,这点就连我母亲都不知晓。”
李淼坐起了身,笑道。
“这倒是有意思了。”
之前与建文帝和皇帝一战,他已经差不多确定了自己的“八小时工作制”与性功境界有关,但现在却又出现了疑点。
他这具肉身是出身瀛洲,而且是“本家”,按照郑铭的说法,他从一开始就应该可以规避“天人五衰”。
但他当年修成天人的时候,可没有这待遇。若非如此,他也不用一直带着不圆满的境界行走江湖了。
李淼捻着手指暗自思索。
“照理说,天人五衰的原因是不修性功,但瀛洲却可以靠血脉规避……难道性功中,‘神’和‘意’中的一个,是可以通过血脉传承的?”
“这说不过去……无论是从武学的道理来说,还是从性功传承失落的逻辑来看,都不合理。”
“还有,我为什么没有这待遇呢?这‘八小时工作制’,到底是不是这大朔的特产?”
思索了片刻,他继续问道。
“你们都姓郑……这姓氏,是从瀛洲传下来的吧?”
郑怡点了点头。
“是。”
“所以,创立瀛洲之人,应当也是姓郑咯?”
“是。”
“瀛洲传承至今有多少年了?”
“不知道。”郑怡摇了摇头:“但至少不会短于少林,估计得有千年之久。”
李淼点了点头,转头对安梓扬说道。
“小安子,传信回顺天,把史书、古籍、江湖传言里边能查到的、姓郑的全都列出来给我。”
“注意三个时间。”
“千年前,瀛洲创立之时。”
“大朔开国,蓬莱独立之时。”
“还有蓬莱灭门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