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为无铭。
“无铭刀的来历有许多种,一般来说最常见的情况是——某地的刀匠在大名(领主)那接受了锻刀的委托,于是一口气锻造了许多把,从中挑选出最好的一把署名交上去,而剩下没有署名的刀剑流入市场之后就成了‘无铭’。”
武藏小姐一边解说着,一边津津有味的喝着啤酒,仔细打量着手中不久前从吉尔加美什那毛走的武器。
“你们看,这个像是刀又像是剑的造型,错不了了!肯定是【小乌丸】!”
【小乌丸】
小乌丸之名本身是外号,这实际上是一把来历不明,没有锻造者署名的无铭刀。
相传桓武天皇(公元737~806年)在南殿时,八尺鸦携一口太刀飞来伏于帝前,说明自己是伊势神宫来使后便飞走了,并将此刀剑留在了原地。
小乌(鸦)丸的外号因此得名。
小乌丸的特点是刀反极小,几乎是直刀,但在刀柄处大幅折回——
说人话
这玩意如果非要将其描述为‘日本刀’的话,你会发现小乌丸根本不是刀,而是剑。
但你非要说它是剑的话,它又有弧度,具备许多后世日本刀特征的雏形。
这是一把同时具备刀与剑的性能,出现于日本刀诞生前夕的奇妙武器,因此被视为剑与日本刀中间的过渡产物。
进而被认为是‘日本刀之祖(所有日本刀的原型)’。
“.不过”
武藏一边啧啧称奇,一边略带遗憾的挥舞了两下这小乌丸。
“说的好听点是既有刀的性能又有剑的性能,但说的难听点,不就是不管作为刀还是剑来使用,都存在着缺陷么?这东西比起武器,更多的还是‘文物’这样吧?”
武藏试着连续挥舞与突刺了几下。
因为比后世日本刀略长,重心也不同强行作为刀来使用,动作上明显有不协调的痕迹。
明晃晃的刀身,如镜子般将周遭的光芒吸收后折射,煞是好看。
比起武器,其实更像是供奉在神社里的礼器,装潢部分也华丽过头了。武藏小姐大概表达的是这样的意思吧?
历史上的小乌丸,在与天丛云剑一般落海消失之后,又突然现世冒了出来,在现代被作为国宝供奉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从现实角度考虑,如今被供奉收藏的那把,恐怕不是真正的小乌丸,而是后人上贡时仿造的。
那么,现在武藏手里的这把,莫非才是真货,才是当年消失的那把【天国造】?
而从吉尔加美什那毛走的另一把武士刀,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