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让他小心火烛。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侯嘀咕了声,让我小心火烛,你们还是注意着点路上别撞上什么东西吧。
夜里十一点,他那老掉牙的收音机里正放着京剧段子“孔明借东风”,那老生的唱腔特有韵味,听得老侯闭着眼晃头晃脑的。正在得劲的功夫,鼻子里传来一阵什么东西烧糊了的味道。
不会是哪间屋的把灯碰倒了吧,老侯心里一激灵,赶紧往里头跑。
火!老侯长那么大还没见过这么猛的火,也不知道是怎么烧起来的,那火舌几下就燎着了半个旅店,连扑都没法扑。
很快,桌上的老皇历也被燎着了,这本老侯一向赖以趋吉避凶的黄纸本,此刻是彻彻底底的遇上了大凶。
十一月十一日,辰时,东南风起,细雨濛濛,车流不断,路人急。
这一天是农历的十月半,也就是所谓的“鬼节”。迎合着鬼节,这天气也是灰蒙蒙的,还下着细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描写清明时节的诗歌,这会儿放在“鬼节”也是再合适不过,因为现在路上的行人还真是“欲断魂”,人多车堵路不通,大小车辆不论牌子车型,一律都以龟速前进。
反正,什么都没有祖宗大,所以,一到清明、鬼节这种日子,因为大家都要去给祖宗上供,求得子孙富贵安康。
所以,城市乡镇交通主干道上,便早早的排起了车队,不管你怎么着急上火,该堵该停的地方还就是没法动。
好不容易熬到了附近的墓园,那门口又是人山人海,热闹得跟赶集似的,四处都在点香烧纸供蜡烛,弥漫的青烟和空中的雨雾混作一团,迷离得让人几乎看不清景物。
看门的谷老伯对这些早就习以为常了,他在这墓园干了二十年,以前还只是清明节热闹,如今这“鬼节”,这里也是一年比一年热闹。
当然,人再多他也不着急,反正墓园就这么大,再热闹也不能把园子给折腾翻了,毕竟地底下睡着的都是那些游客的祖辈亲人。
维护秩序有保安,帮零打杂的有墓工,他这个平日看门的老头倒显得清闲了,一般这时候他会躲去自己的小屋里泡上一壶新茶,一边呷一边望,享受一下热闹带来的清闲。
不过,谷老伯今天没躲去泡茶,挺起劲地满园子转悠,一会儿帮着保安维持下秩序,一会帮着墓工打理下事务,眼看着从园子的东北角忙活到了西南角。
可一到西南角,谷老伯就不再走动了,靠在那边的院墙上歇着,偷眼打量来往凭吊的客人。
“已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