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又有大臣问出,诸如“为何布怕什么?纸怕什么?”“凤凰台上忆吹箫”“何苦也将是非添?”等等诸多谜语,但最后被月白凝思片刻就被猜出。一时间金銮殿有些沉寂。庞太师拿眼邪看一位中年书生模样,却是翰林闲置的文官。
文官叫崔浩,是仁德二十年进士,才华横溢,写的一手好字,但因为书生气较重,时常抨击朝廷黑暗,庞太师等人也不放在他的眼里,尤其是如今武王太子争斗激烈的时候,此人更是频频上书弹劾两派党争。不过都被庞太师压下而已。若非他名气较大,估计庞太师早就把他赶回家喝稀饭去了。如今朝廷颜面存乎一线,庞太师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崔浩却装作没有看见,埋头喝自己的酒,若非他是清流代表,根本没有身份位列金銮殿。他宁愿丢了国家颜面,也要让皇上明白,在庞太师的手下,都是些什么货色。而他自己的才子之名,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庞太师脸色猛地浮现一层丹霞,接着就是铁青。暗暗发誓,这次上朝以后,无论皇上会不会对自己秋后算账,一定要把这个不知死活,不知进退的崔大傻子摞会家去。
文琳公主偷眼看看自己父皇,发现仁德皇帝的秃眉已经渐渐倒立,脸上也阴沉似水,不停的扫视着金銮殿里喋喋不休或埋头苦思的一众臣子。
太子奇怪的是,看见人家侃侃而谈灭自己家威风,不但不气愤,反而有些按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