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向大夏宣战,那时该当如何?作为户部尚书本王明确的告诉大家,国库依然空虚,不具备与四国开战的条件。”
兵部尚书宣王出列拱手道:“臣附议齐王,当初情况不一样,如今是时间到了需要履行约定。如果违约对我们不利,要同时接受四国的攻击,一旦进入战争,将大大的损害国力,陛下,我们现在不宜开战。”
夏皇点头,确实不能开战,没钱开什么战?而且现在他对政局的把握都不稳定,京都还经常出事,“有理。但是能押着质子对我大夏是一种保障,这五年确实没有发动战争,大家可以休养生息,一旦质子回了国,大夏和各国之间的关系又回到当初,小小的摩擦都有可能发生战争,这可如何是好呢?而且如今国库依然空虚,确实不宜发动战争。”
这一点众臣都明白,国库是空虚很久了,都没有恢复。可是按照约定五年之期就要到了。众臣也为难。
齐王拱手道:“陛下,按照年纪这帮质子也近15岁上下了,最大的都已经超过15岁了,各国申请质子回国也是正当的,作为太子,这个年纪该定亲,娶妻了。陛下,如果我们强行扣留的话势必要引起战争的。”
宣王附议,“不错,陛下,此事一定要谨慎。”
夏皇皱眉,是啊,放不甘心,留要出事的。“那依众臣所言,质子们是一定要放回去了?”
齐王道:“回禀陛下,质子们,臣认为还是放回去的好,但是臣提议,可以在放的时候谈点条件,加一个协议,比如协议签署和平条约五年。愿意签约的我们可以提早释放质子。”
夏皇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个好办法,虽然没有押质子,有一纸国书也是约定。可是回头一想,这约束力不够强就是了。“对,这个办法可行,再有个五年条约,我们大夏也能恢复恢复。”
这个方法众臣皆附议,能不引起战争和平过渡是最好的。
“朕对于质子回国之事,还是不能这么早就下决定,既然是到八月才到期,我们就八月再议吧。”
“是。臣附议。”
大家也都明白,能拖一段时间是一段时间,最后如何还是要陛下下旨的。
夏历962年5月20日
大夏已经全部收到了来自四国的国书,全部都是要求放回质子的。相比之下楚国是第一个送来国书的,而且口气也比较生硬,之后是辽国,然后才是赵国和秦国,看这就明白,这完全是按实力说话的,实力强的国家自然有叫嚣的资本,实力弱的国家还是只能讨好求放过。
夏皇也在评估齐王的提议,并且已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