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都希望成为被人关爱,被人捧在手心人。
在华国,有千千万万个工程师,工人,就有千千万万个家庭,常年见不到他们的父母,丈夫、妻子孩子。
如果有家庭,必然会亏欠家庭。
谢雁工作态度在桥梁专业是出了名,虽然是女生,却比男人还能吃苦,而且体力好,思维敏捷。
此,宋海找到她时候,她并不意外。
宋海是沪城航运中心人,也算认识不少人,谢雁在他名单里,已经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优秀工程师设计师了。
“你知道伶仃洋大桥吗?”
见面的第一句话,宋海问的就是这个。
“听说过,”
谢雁想了想,很快就在记忆里找到这个很特殊名字。“上大学时候,有一次参加了全国桥梁方案设计大赛,其中第二名就是伶仃洋大桥设计方案,听说当时,港城和珠城都非常热情地想要修建一座连通两地的大桥。”
东海大桥是建立在风浪很大的外海上,而伶仃洋则位于华国的南部,四周都是沿海发达城市,跨越它,也算一种“跨海大桥”。
“让我猜一下,”
宋海顿了顿,问,“第一名,不会是你们的方案吧?”
谢雁说,“不完全是我一个人,还有苏擎和方斯闻。”
“你们三个,难怪!”
他爽朗一笑,对这三个华国的青年工程师抱有极大的欣赏,“别人都说你们是黄金三角!没有你们做不成,修不成桥!”
“那是有些夸张了,不过他们两实力,确是很厉害的。”
苏擎和方斯闻,都属于为人很低调,但履历拿出来,依然令人惊艳的。
他们还是青年,却已经参与了成千上百座大桥——不乏有名大桥建造设计,从华国最顶尖桥梁工程专业出来,拥有丰富经验知识。
可以说,他们不必国外建筑系或者桥梁系的专家差。
像他们这样的华国工程师,早些年埋头实践和华国的建设工程,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价值,虽然很少出现在国际交流中,但他们的名字论文,却成了这些国际交流不可或缺的内容。
“我还知道,找了你,就等于找了他们两位,”
宋海说,“这次找你来,是因为有朋友找我推荐设计师,你们都是公规院的精英,又林老一起,在设计院有过工作经验。”
“更重要是,你们在东海工程上,让我看见了年青人的实力!”
宋海上来就是一顿夸,谢雁如果还不知道是什么,就白听了这么久彩虹屁了,“伶仃洋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