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中队长肖宁嘱咐,每一个人都自然而然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何时去做。
五百米,没人开枪。
四百米。没人呐喊。
三百米,没人动作。
两百米……敌人地军号嘹亮。
“乌拉!”
排着不够专业略显密集的散兵线。最前面四个连七百多俄国兵一拥而上,瞬间铺满了中队长肖宁的视野,他没有下令,他也在等待。
一百米。
五十米!
一声枪响,敌阵中扛着军旗的士官首先倒下,又一声,冲在最前面的年轻军官扑通倒地,额前赫然现出一个血洞。
“打!”
五十来支冲锋枪和四挺机枪几乎同时开火,密织的弹幕瞬间覆盖了蜂拥而来的敌军,前几排敌人如割麦般地倒下。后面的敌人赶紧伏倒在地,却被冰雹般砸来的手榴弹炸得哇哇乱叫。
“贝加尔”号见势立即加速向镇内驶来,却在距离三中队阵地七八百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原来这里地铁道早被华军空降兵炸坏了十来米长的一小段。装甲列车一时开不过去,却不影响列车上地大炮发威,照着前面俄军步兵的信号指示。“贝加尔”号两座前部炮塔接连开火,将当面的华军阵地打得砖土飞溅,尘烟弥漫,以此为掩护,随行的工兵下车,利用平板挂车上的材料和工具修理起破损的铁道来。
冲锋枪打装甲列车?笑话。
机枪?狙击步枪?都不靠谱,就算想要shè杀下车修理铁道的工兵,装甲列车上jing准的直瞄炮火也已经把机枪组和狙击组赶进了散兵坑里――显然仅靠肖宁手头的火力是无法对抗“贝加尔”号的。
眼看刚刚被压制住地俄国步兵已经在用手中的莫辛纳干步枪还击了,他们身后也架起了几挺俄国特有的轮架式重机枪,密集的弹雨反倒把空降兵们打得抬不起头来了。
这样下去,敌人迟早会冲上来,展开他们拿手地白刃战,而普遍装备冲锋枪的空降兵在近身白刃战中处于理论上的劣势。
肖宁并没有绝望,他知道,如果毫无把握,联队长是不会把他地三中队随便放在这里的。
特务联队是jing英部队中的jing英部队,绝不是用来打消耗玩“玉碎”的!
就算明白这一点,可眼前这个大家伙不赶快打掉的话,三中队全灭也就是那么一阵子的事了。
突然,肖宁耳边传来熟悉的履带铿锵声,稍顷,左边冒出两部一人多高的“飞狼”轻战车,右边钻出两部不到一人高的“捷狐”机枪战车,尾部喷着呛人的废气,瞬间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