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六部的衙门相隔很近,发生在礼部衙门中的事,自然瞒不过京城诸官佐。
在这场心、理之学的争锋中,许多高级官员包括九卿级别中的一些人,都保持了沉默。
这些沉默的人,大多数没有成体系的学术背景,用修仙界的话来说,这些人都是散修,宋濂、方孝孺这种则是有传承的名门正派。
李祺则是试图开宗立派并且挑战旧势力的魔门,一旦挑战成功,那李显穆、王艮他们这些人就成为了新的名门正派,陈英、解缙属于带艺投门,礼部左侍郎郑欢这种人则属于外来的供奉。
夏原吉他们这些人之所以不愿意掺和,是因为无论心学还是理学获胜,和他们都没有太大关系。
当然,他们心里还是偏向于理学,因为心学如果获胜的话,他们可能成为异类。
历史上有过这样的真实例子,古罗马、古希腊时期那些伟大的哲学家,在罗马帝国信仰了天主东正后,被后来的罗马人称为“异教徒”,而非伟大的先祖贤人。
这就是胡英认为理学必胜的原因,每一个人只要微微倾斜一丁点的态度,在天平上投下一粒尘灰,可无数人一起投下,那将会是一座高山!
许多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态度。
在大明朝五千八百万臣民的头顶,有一片天,在天之下,有布满天际的云。
温和时如棉絮遮挡着烈日骄阳,愤怒时乌云密布让天下沉于黑暗,有赫赫电光出入。
圣谕自宫中出,圣言若雷霆般落下!
最终不出众人所料,胡英成为了那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可真正让众人胆寒的是,许多人本以为胡英至少还有一次在皇帝面前抗辩的机会。
可没想到皇帝甚至没有见他。
李显穆上午进了皇宫,下午旨意就传了出来,宫使在礼部中颁布了圣旨,胡英被贬到了云南。
胡英一刻都没敢耽搁,理智回归后,他也没有那么蠢,知道这是皇帝早就厌弃他的表现。
当初比他更受宠的解缙只是磨蹭了一下,贬斥流放地就从云南换到了更远的交趾。
当这个血淋淋的现实摆在众人面前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一件事,振作心学到底是李显穆的目的,还是皇帝在背后主导?
在贬斥胡英之外,还有一道圣旨,命礼部左侍郎郑欢暂掌礼部事务,待与重臣商议后,再行任命礼部尚书。
这道旨意同样吸引了无数人注意,这不是一道简单的圣旨,而是战火延续的通知。
礼部。
李显穆和郑欢并肩望着宫使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