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鹿鸣小说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78章 程序正义(第四更)

第178章 程序正义(第四更)(1 / 4)

听完幕僚所言后,胡英脸上顿时升起疑色,而后又升起喜色,在屋中不住踱步。

“李显穆不是这般不知轻重的人,怎么会这么冲动,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属下以为不至于,李显穆再稳重也毕竟年轻,年少得志后冲动是很正常的,且他一向以李忠文公为神,来礼部任职就是为了此事。

那幕僚沉吟后,侃侃而谈道:“属下听闻李显穆曾写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词句,所谓以词抒情,从中可看出他性格便是如此。”

胡英亦开始回忆自李显穆入仕以来的诸多事件,良久缓缓睁开眼,眉宇间的凝重散去了几分,“你说的没错,李显穆入仕以来几乎每件事,都争先而为,这便是他的弱点!

此事所影响的人极广,将此事播散出去,联系我们的人,共同反对李显穆。”

幕僚离开后,胡英透过窗棂,见到有吏员来来往往于李显穆屋中,一时间李显穆屋中门庭若市,自己这位尚书这里却被冷落,他本就狭隘极易嫉妒,此刻更是深恨之。

“李显穆,这次本尚书要让你尝尝失败的滋味。”

历史上类似于胡英这类人从来不少,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俗语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大部分宰相的度量都不大,不符合世人对宰相的想象,越缺什么就会越强调什么。

若是李显穆知道陈英心中所想,一定会反问他一句,“让我失败后呢?”

嫉妒和痛恨已经侵蚀了胡英的理智,让他忘记了政治斗争目的不是单纯的反对,而是要解决掉敌人。

之所以大部分的政治斗争都会进入到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地步,是因为这是最省事的做法。

可李显穆不同,他来礼部是奉了皇帝的旨意。

胡英若是找不到合适的缘由,只为了反对而反对,一旦这件事捅到皇帝那里,而胡英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那最后离开礼部的人,只会是胡英自己。

……

自永乐元年以来,胡英就担任礼部尚书,到如今已经十年,正常来说称得上树大根深,桃李满天下。

但可惜永乐三年、永乐九年的会试主考官都不是他的人,而是心学一系。

不过担任了十年的礼部尚书,基本上各省中的提督学道,即王艮所担任的那个职位,有一半都是他的人。

大明朝的每一块区域上,都有无数的条条快快,那里面都是权力。

王艮在礼部中,正是看到了胡英在各省尤其是江南学道体系中的影响力,才会主动前往浙江,以身斩断胡英在江南学道体系中的一只触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