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年改海运后,只有往年两成的漕工。
对于江南百姓而言,不必疲于奔命,这自然是善政。
“江南臣民有这等见识,本官颇为欣慰。
我等为人臣民者,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唯有常思君恩深重,常念朝廷德泽,才足以立于这世道之中,李尚书,你说是与不是?”
户部尚书只觉得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这话听着像是劝勉,但突然说这么一句话,很不对劲啊!
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现在李显穆突然称赞江南臣民,若是没有其他之事,他是万万不相信的。
“常思君恩深重”、“朝廷德泽”,这些话说出来,就等于是江南军民欠了朝廷的、欠了皇帝的,那都是要还的。
还什么?
李显穆想要从江南得到什么?
难道是在提醒他们江南之人,别忘了当初为江南提出这项政策的是我,你们要记住我的恩惠。
难道李显穆这是在索要钱财等?
又或者皇帝想要从江南得到什么?
心中虽然想着这些繁杂之事,可他反应非常快,立刻道:
“是!
李巡抚所说极是正确,唯有不负皇恩,才能恪尽职守,为江南民生谋福祉。”
“错了。”
李显穆的声音再次传出,“如果有两个人在李尚书面前,其中一人知恩图报,另外一人则是白眼狼,那李尚书会帮助谁呢?”
“自然是知恩图报之人。”
“是也。”
李显穆幽然道,“人心皆是肉长而成,陛下亦不例外,如果陛下为臣民施下恩德,可百姓却不知道感恩,那陛下便会伤心,便会愤然,继而会将所有的恩德都收回,转而加下严厉的惩罚。
可若是臣民知恩图报,能解陛下之难处,能为陛下慷慨解囊,陛下必然深受感动,乃至于再多行仁政,甚至再减免江南赋税,藏富于民。
李尚书,你觉得本官说的对吗?”
户部尚书只觉李显穆的声音颇为轻柔,不若方才在码头上那般厉声,可他却只觉浑身都在冒冷汗,果然不出他所料。
李显穆方才所言,的确是有别样目的。
可他此刻却别无他法,话已然说到了这里,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巡抚所言极是,江南臣民,深受君恩,俱要奉命。
只是陛下位居九五,乃是天下至尊,日月所照,上天所钟,这世上又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得住陛下,而需要臣民为之解难呢?”
户部尚书还想要挣扎一下,毕竟先前慷慨解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