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番悲观的言论引来许多人赞同,皆长叹不已。
可亦有人看法不同,厉声呵斥道:“李忠文公当年虽严苛,却是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未曾听说有故意构陷之举。
其子李显穆,年纪虽轻,入仕以来,亦以持正刚直著称。
当初李忠文公言称,行正道而已,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皆是践行圣贤之道的法门。
尔等若是持身清正,何惧之有?
自家心中有鬼,倒将罪责都推诿于他人头上,岂非荒谬!”
李祺在江南早已有了一批拥趸,否则李显穆也不会同意让王艮真的下江南送死。
“正是此理!”另一人接口道,为李显穆说话,“诸位莫非忘了王艮?他出身江西,不正是李忠文公生前唯一的入室弟子?
足见李忠文公并无门户地域之见,唯才是举,唯德是亲!反倒是某些人,心怀叵测,见风便是雨,徒然扰乱人心!”
完全相反的看法出现,几乎是针尖对麦芒,顿时便激烈争吵起来。
“尔等太过于天真,此一时彼一时!
李忠文公乃是圣人,若此番前来江南的是李忠文公,老朽自然不担心,可李显穆不是李忠文公。
他是皇帝的外甥近臣,天下诸省之中,唯一一个身负三省巡抚之人。
老朽敢断定,他此番南下,必然身负皇命。
江南乃是妖术大案发迹之地,首当其冲,纵使这不过是愚民胡言,我等未曾参与,可一个‘失察’、‘监管不力’的罪名,谁又能跑得掉?
他李显穆是陛下的心腹近臣,来往的皆是太子、汉王这等皇亲,居于内阁之中,见识的皆是天下大事,眼中只有凛凛圣意、浩浩皇权,最是眼高手低,岂会体恤我江南官员的难处?
岂会为我等网开一面?
不拿我等顶罪、立威,如何向陛下交代?
老朽混迹官场一生,早就司空见惯,岂容尔等小子置喙!”
这一厉声慨然而言,让屋中顿时沉默下来,实在是昭昭史册之中,太多这等事。
可很快就有年轻官员振声而起,慨然道:“诚然耆老所言有几分道理。
可我曾在翰林院中和李显穆有过一面之缘,他行事素来以李忠文公为风范。
妖术之事,子虚乌有,我等只要自身清白,他便没有理由构陷!
况且朝廷法度森严,他代天出巡,更是要注意影响,岂容随意罗织罪名?
耆老所言,太过于危言耸听了。”
“法度?
什么是王法?
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