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鹿鸣小说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32章 大明财政会议!

第132章 大明财政会议!(2 / 7)

先从户部开始。”

“按照惯例,先将今年收上来的税说一下。”

夏原吉清了清嗓子,开始如数家珍的汇报永乐七年的各项赋税,“粮三千万石…绢布…金…银三十万两…

折钱大约两千五百万贯。”

不少人听着都有些头疼,只听到最后的两千五百万贯,才算是缓缓松开眉头。

这里的贯,指的是真实的钱,不是已经变成废纸的宝钞。

李显穆听父亲说过,最好的收税方式就是直接收币值稳定的钱。

宝钞本来很完美。

但被皇帝的贪婪毁掉了。

大明只发行宝钞,却不怎么铸造铜钱,导致民间既因为宝钞通货膨胀,又因为没有足够的铜钱用来交易而陷入通货紧缩。

朝廷用宝钞发工资以及各项用途,但是收税的时候不收宝钞,可谓是无耻至极,堪比光头金圆券。

所以大明只能收纯粹的实物税,然后大致折算一个价格,这就是两千五百万贯的来历。

户部尚书夏原吉的声音还在众人耳边萦绕,“今年各项开支,差不多有四千两百万贯,亏空一千七百万贯,今年的粮食不够,还支取了京城周围粮仓的粮草,才算是熬过了这个冬天。”

朱棣听着这些话,微微眯起了眼,手指轻轻点着龙椅的把头,殿中的气氛有些低沉下来,谁都没想到,今年竟然会亏空这么多。

一年花掉了将近两年的赋税!

一时间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皇帝。

你说怎么办?

这就是没有宰相制度的坏处,若是有宰相在,这些事首先会问宰相,而不至于连个御前会议,都没人主持,事事都要皇帝冲在前面。

嘉靖皇帝就是参悟透了这一点,于是大幅提高内阁的地位。

内阁首辅制度真正形成就是在嘉靖朝,于是他才能高枕无忧。

“继续。”

朱棣很沉得住气。

于是夏元吉继续说道:“今年主要的开支是工部和兵部,礼部也有一大笔开支,工部一年就耗钱一千五百万贯,兵部有一千万贯,礼部五百万贯,除了每年都要支出的,分别有至少三百万贯的额外支出。”

工部尚书先坐不住了,沉声道:“陛下,今年为了尽快迁都,将最后的运河段快速开通,所以超支了一些,都是汇报过的。

年中时,说是要开海运,而且明年三月就要使用,元朝时通往天津和大都的河道淤积,只能重新加班加点的疏通。

而且还要建造许多专门运粮的船只。

再加上要在琼州和交趾铸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