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工资,分福利。
李哲先将陈守耕陈老师请进了大棚,虽说这段时间陈老师移栽到大棚内的果蔬作物还没有盈利,但他的能力和努力老李都看在眼里,用老李的话说,除了长相斯文点,跟他这个老农民没有区别。
这对老李来说,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
同时,朱益民也是对陈守耕赞不绝口,张口陈老师,闭口陈老师。
李哲不在村里的时候,这两人是大棚的负责人和技术员,他俩的话很有分量。
“陈老师,您来了有段时间了,还习惯吗?”
陈守耕接过李哲递来的椅子,坐下:“刚开始还真不太习惯,但住了一段时间,你让我走,我还真舍不得。
我得提前跟你请个假,我打算明儿个回京城,眼瞅着快过年了,我得回京走动走动。就是大棚里的试验田有些放心不下。”
李哲笑道:“您就放心走吧,只要我在大营村,都会去试验田里看看;我不在的时候,让老朱多盯着点,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陈守耕应道:“那行,明儿个我就坐车走了,等过完年,把京城的事处理完,我就回来。”
李哲从兜里掏出一个信封,“陈老师,这段时间辛苦您了,为了种植试验田抛家舍业,真不容易。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李老板……”陈守耕毕竟是个文化人,还有些抹不开面子,想要摆手拒绝。
李哲不由分说地握住他的手,将信封放进了手掌里,语气真诚道:“陈老师,这不是给您的,是给嫂子和家里孩子的。您在外面奔波这么久,回去给家人买些礼物,让家人过个欢喜年,比什么都重要。”
稍作停顿,他又补充道:“对了,您那份年节福利我都安排好了,就存在365蔬菜店,回头让人给您送回家。”
见李哲这般说,陈老师也不再推辞,“那行,我就收下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试验田的事,陈守耕才离开大棚。
作为重点高校的老师,他的薪资不算少,基本工资、工龄工资、教龄工资、粮食补贴、奖金、洗涤费、补助,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一百五十多块,在京城也算得上是中等偏上了。
也正是因此,家人对于他来大营村种植蔬菜大棚的事并不是很支持,为此他还和妻子吵了一架,临走时闹得并不痛快。
现在多了一份收益,也能给家人一个交代。
他打开李哲给的信封,却是微微一愣,里面装着几张外汇券,他数了数,足足有两百外汇券。
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