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成,等这次回村后,我就好好宣传,争取冬天让更多人跟着咱种蔬菜大棚。”老李弄清了儿子的赚钱模式,觉得这种方法挺好,本钱小、利润高,最重要的是风险低。
“爹,这宣传可是门大学问,您打算怎么宣传?”
“这个我还真没想过,你脑子好使,跟我说说。”
李哲想了想说道:“有句老话,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咱不能上赶着教人家种蔬菜大棚。咱们要通过间接的宣传,让乡亲们觉得种植蔬菜大棚能赚钱,他们发自内心的想跟着咱们种,求着咱们教他们种。”
老李明白了,“就像上次你给大家伙发福利一样?”
“对,那是一种很直观的手段。年前,我还会再发一次福利,这次会发得更多、更好。通过这种方法让村里人知道咱们确实挣钱了,他们自然就有学习种植蔬菜大棚的想法。”李哲顿了顿,继续说:
“但这还不够,还得通过官方的手段宣传。我已经接受了两家报纸的采访,回头我去一趟镇上,跟陈镇长汇报一下情况,让他帮着咱在镇里宣传一下。您想想,村民们要是知道咱家的黄瓜一斤能卖七八块,他们能不心动?”
老李一拍巴掌,“这个主意不错!这镇里帮忙宣传影响就大了,周边的几个村子要是也跟着种,想种植蔬菜大棚的人至少能翻倍。”
李哲还有一个文化输出的计划,就是拍摄一部大棚题材的宣传影片,名字他都想好了叫《大棚爱情故事》。
这部电影是专门给农民看的,不进电影院,就是在露天播放。
主要拍摄场景就是蔬菜大棚,演员也都是农民本色出演,机器要么租,要么借,反正他不会花钱买;再适当地找政府和京城市蔬菜公司要一些扶持,总之将成本压到最低。
如果成本不高,一切顺利,就今年开拍;
如果成本高或借不到设备,那就推迟到明年。也不需要多高的艺术性,就是给乡亲们单调的夜间生活增添一些娱乐。
总之,就是从各个方面给乡亲们输出一个思想:大棚好、大棚妙,一年四季数钞票!
……
翌日上午。
365蔬菜店。
清早,孙涛依旧是第一个来店里的。他打开店门,清点了一下店里的物品。听到外面有汽车的动静,他推门走了出去,果然见到门口停着一辆军绿色卡车。
他走到车旁,跟李哲打了一声招呼,就跑到了后车厢卸车。他发现今天的菜筐比往日多了,笑着问:“李哥,又有一批蔬菜下来了?”
“对,大棚又成熟了一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