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朝着电影内核去看的,外人对于清华的诟病,主要是集中在清华大学的成立背景暗含美国对中国人的精神控制上,也就是对面学生经常喊得,咱们与生俱来带有买办性。
别人不敢说,但是我肯定要杜绝这种现象,不能让清华人都会为了一部电影反思,毕竟咱学校被骂过,鲁迅称“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梁实秋都对“清华是于耻辱的状况和惭愧的心情中建立的”这一现象表示要有所“警惕、心寒、惭愧”。
这近一百年来,广大清华进步学子和进步教授一直在同清华的“买办性”做斗争,由此产生了另一种可歌可泣的民族的、自强的、革命的清华精神,这与美国所希望塑造的亲美、崇美、媚美、殖民地化的清华精神根本对立。
而在剧本当中,我看到了这些符号,比如飞行员的美国大兵,比如美国传教士的救助贫民,我不知道这些是否是关凌故意的特指,
但我在剧本里面,还看到了蒋楠翔,熊向晖和宋平,这三个人虽然一笔带过,但这三个人却把电影里面的人物全都串起来了……”
这个教授说了一大串,而后摇了摇头,似乎感受到一些恐怖的气息,
“我甚至感觉这就算是最会写剧本的人,加上咱们的教授,在浩如烟海的典籍当中,弄出来这个剧本,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顾兵林有点傻眼,脑瓜子嗡嗡的。
蒋楠翔,
熊向晖和宋平。
他都知道是谁,但是主角是谁?四个无名氏?
四个无名氏串起来清华最经典的那些人物,而后串起来了百年清华史?
顾兵林想说什么,一时间不知道说点什么。
这个历来口若悬河,七步成诗的校长,
忽然间宕机了,吐出了四个本不在他口中吐出来的粗俗字眼。
“这么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