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鹿鸣小说 > 大明第一臣 > 第四百八十九章 张希孟的为臣之道

第四百八十九章 张希孟的为臣之道(3 / 5)

谈不上,就是多印宝钞呗!”

“不行!”贾鲁几乎下意识吼了出来,你还真想重蹈覆辙啊!

张希孟微微一笑,“贾公,事情不像你想的那样。宝钞这个东西,固然不能滥发,但是多发却未必是坏事。咱们现在一口气吞下了山东,河南,疆域增加了这么多,商贸往来,恢复民生,处处用钱,适当多发一些,只要控制住节奏,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有个前提。”

“什么前提?”贾鲁依旧犹疑。

“前提就是要等着一季庄稼种下去,最好看到了收成。到时候依旧收获,发行宝钞,钱和粮对应起来,问题就不大了。”

听完张希孟的解释,贾鲁气得差点倒仰……你这话说的,就跟说了话似的。

我们是要恢复中原民生,治水种田,急需要一笔钱……然后你跟我说,只要种田收获,有了粮食,就能多发钱了。

你,你这不是废话吗!要放在几年前,贾鲁都想抽张希孟几个巴掌……无奈这小子官位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多,当世贤相,夫子在世,他还真抽不动了。

“张相,按照你这么说,当下就是个死局了?”贾鲁无奈问道。

张希孟摇了摇头,“或许更糟一些,实不相瞒,现在俘虏每天能得到的粮食,只有二两了。”

“二两?”

贾鲁真的惊了,“这,这别说一个大活人了,就算是一只猫,一只鸟也不够啊!”

张希孟点头,“没错,确实如此。”

贾鲁更加无语了,不过想想也是,都是几十万人马,大元朝几乎输光了本钱,大明这边消耗又岂能小了?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几十万人,一蹶不振,秦国不也消停了好些年,默默恢复元气。

差不多规模的战斗,大明的家底儿还真不如彼时的大秦厚实。东南积累的粮食几乎都押上了,马皇后甚至亲自登门,四处筹钱。

风光大胜的背后,是一个伤痕累累,负担沉重的大明。

“张相,这么点粮食,俘虏一旦活不下去,我,我怕会出乱子啊?”

“所以胡惟庸建议,能不能效仿秦国,坑杀这几十万俘虏!”

“什么?”贾鲁大惊失色,“张相,这,这怎么行?那可是几十万的生命,更何况中原大地,恢复民生,离不开劳力……这个胡惟庸的心也太狠毒了!”

张希孟无奈道:“贾公,我也不想这么干,所以我撰写均田法令,主张治河。就是想留住这些人,找出一个快速恢复中原民力的办法。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事情迟迟解决不了,再拖延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