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击,在这种进攻方式之下,国防军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不仅人员伤亡很大,就连弹药的消耗、武器的损毁都极大。
日军的指挥官很聪明,他已经从之前多次对国防军阵地的进攻,加上战机空中侦察,再配合之前日本特工发来的英军防线阵地大体布局图,使得日军此时已经差不多摸清楚了刘湘西面防线一线阵地上的所有明暗火力点。
而且因为李宗仁刚刚派出刘湘率领他的第20军以及孙立人的第17军301师接管英军留下的整个烂摊子,日军随后就对国防军发起了进攻,这使得刘湘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派兵整修英军留下的防线布置。
所以国防军一直都使用着英国人留下的防线阵地,日本人在搞清楚了西面防线一线阵地的所有火力点分布之后,要做的就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逐一清除这些阵地火力点。
而且日军他们也发现国防军已经找到应对他们不断炮击、轰炸阵地火力点的方法了,无非就是在日军炮击和轰炸时,国防军士兵撤出射击孔位置。
等日军结束炮击、轰炸,地面部队开始展开进攻时,国防军的士兵再将武器弹药等重新搬回阵地上的众多射击孔位置,抵御日军地面部队的进攻。
日军为了对付国防军这招,他们极大的缩短了地面部队进攻的时间,不断的循环炮击、进攻,炮击、进攻这样的战术。
国防军为了防备日军对射击孔位置的打击,只能在日军炮击时,带着武器撤出来,日军开始进攻了,他们再带着武器进入射击空位置。
日军的这一战术极大的消耗了国防军前线士兵的体力,而日军西面防线日军也也在酝酿发动一次大的作战,彻底从国防军手中夺到一线阵地。
因为留给第一波日军进攻的时间不多了,一旦松井石根命令第二波进攻日军发动进攻,那他们就只有回后方休整的份了。
所以日军第一波进攻部队开始了最后的发力,他们要争取在明天太阳落山之前,夺下国防军西面、中部防线的第一道防线,完成松井石根下达的作战标准。
而国防军这边本以为随着日军第2波进攻大部队即将集合完毕,日军的第一波进攻部队势必减轻攻势,准备后撤到后方休整,因为这些天的进攻,日军几支部队的伤亡都很大。
并且准备让日军第二波进攻大部队接手进攻,到哪时候国防军最大的危机才真正到来,或许国防军会众志成城,奋勇拼杀,抵挡住了日军的攻潮,等到援军的赶到,化险为夷。
或许国防军会在日军第二波攻击大潮当中,直接被‘淹没’,阵地被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