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大冲击英国商品在印度的市场,损坏英国人的利益,不过随着缅甸局势的日益恶化,现在已经由不得他们了。
在赵汉青和李旺的策划下,一个以李旺为组长的东南亚——印度经济拓展小组秘密成立了。
该小组的任务,便是制定相关的计划,以振汉集团为头组织起华夏的各大企业开始向英属印度地区倾销在他们滞销的各种商品。
国防军和日军在缅甸对峙,是华夏的各大企业打入英属印度市场的一个绝好契机。
在赵汉青和新上任的英国印度总督乔治·戈申签订的合作细则里,虽然没有提到武器和军事合作之外的事情,但是乔治·戈申却迫于华夏的压力同时尽快开放印度市场让华夏各大企业的商品进入。
其实不是英国人多么伟大无私,主动送出印度市场这块大蛋糕给华夏各个企业的,而是此时英国在欧洲忙于对付德国人,对于英属印度的物资供给愈发艰难,这使得英国人不得不同意华夏企业的商品进入印度市场,弥补印度物资短缺的窘境。
因为在欧洲,德国众多的潜艇部队,以及此时德国日益发展起来的海军航母舰队,已经逐步对英国人的海军造成了危险,让英国人的商船在海上的航行越发不安全。
尤其德国的潜艇部队更是让英国的商船谈之色变,从德国发动对英国的‘海狮计划’以来,德国在这两个月里,出动潜艇3200余次偷袭英国人的商船,尽管英国人一直派出舰队对远洋商船进行护航,但依然让英国人付出了惨重代价。
这段时间,已经有100多艘英国商船被德国的潜艇部队摧毁,5艘驱逐舰被击沉,7艘护卫舰被击沉,损失金钱物资无数,这让英国商船对于出海贸易非常忌惮,英国的贸易额大幅下降。
而英国本身就是一个岛国,而且岛上资源短缺,使得英国人所需要的一些重要战略物资,比如石油、钢铁、橡胶,武器等都需要从海上运进来,而德国潜艇部队对英国海上商船的袭击,却是死死的抓住了英国人的软肋。
这也是德国元首希特勒刚刚让德国海军部队执行的一个所谓的“海豹”计划,目的就是切断英国人的海上贸易,这样用不了多久,英国人就将坚持不下去。
要知道此时英德两国空军在英吉利海峡上空可是正进行着残酷的空战呢,每天都会有几十架、奈何百余架的双方战机被摧毁,这就是考验一个国家真实实力的时候了,而没有了海上物资来源的英国无疑必败无疑。
而英国人自己本土的资源都不足,那里还顾得过来英属印度这边啊,没办法,英国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