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之百姓何止百万。故实行海禁,断绝同台湾的贸易往里,定然是利国利民,且可削弱台湾的良策啊”吴荣堂极力的反驳那些反对海禁的言论说道。
听到吴荣堂的这一番话,站在旁边的傅凡星心中是一阵好笑。没,吴荣堂说的这些都基事实。但是这种事情真的就是断绝同台湾的贸易就能够解决的吗?
商人获利,大明朝廷不获利根本就是大明的制度的缺陷所造成的。而受雇于海商的那些船工水手的生活困难的确存在,但是那也是大明没有严厉的监督管理所造成的,根本就不是一个海禁就能够解决的,事实上如果实行海禁的话,那些船工水手只能更加的悲惨。
至于白银外流和物价上涨,这倒的确是同台湾贸易量加大所造成的。但是海禁根本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问题。
所以,吴荣堂虽然看到了现象,但是没有看到根本的原因。只是拿这些出来,忽悠朱由检而已。不过,傅凡星不会提醒他们,事实上自从年初开始,就得到命令,彻底放弃阻碍吴荣堂的任何行为,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推动一下。
“王爷,这些的确是事实,之前属下也曾向王爷禀报过。不过,海禁会造成百万百姓失去生活依赖的确也是事实,所以还望能够想出个万全之策。”傅凡星之所以说这话,其实也是在为留个可进可退的路子。
“此话也是事实这样,吴荣堂你现在就立即前往各地再进行调查,并尽量想出个完全的办法。”朱由检头疼的说道。
“这”吴荣堂有些傻眼了,如果他真的有两全齐美的办法,早就说出来了。
“,有问题吗?”不跳字。朱由检眉头一邹,眼睛瞪向吴荣堂。
都到这种地步了,吴荣堂能说不吗?
“是,草民遵命。”没办法,吴荣堂只能接受命令。
“傅凡星,你也派人去收集跟多的关于台湾的事情,我倒要看看这位台湾的督军到底有多大的能耐?他一个依靠一商立国,不通礼义的蛮夷之国凭同大明争锋。”朱由检相当不爽的说道。
台湾虽然在东南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在大明的眼中,那里依然是个蛮荒之地,根本就不可能有多大的实力。
更何况,移民六百万虽然数量不少,但是也只有大明两省之民的数量而已。在朱由检看来,这么点人,根本就不可能是大明的对手。
当然,台湾的商品的确非常的不。朱由检府中就有不少这样的。白糖,玻璃杯子,玻璃镜,香皂,能够自动报时的钟表,自行车,甚至是一只可爱的整天趴在树上的袋熊,朱由检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