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后,杜光庭想了半天,最终给常瑞元回复了电报。
电报上,杜光庭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把果军所有部队都叫过来,在中原与g军决战。
中策:就一直往下拖,能拖多久拖多久,说不定能等到第三次世界大战。
下策:立刻突围。
因为美苏德国对峙的事情,常瑞元一直坚信第三次世界大战马上就会爆发,因此果军内部高层也都有这个幻想。
收到杜光庭的电报后,常瑞元迟迟下不了决定。
不过他倒是给杜光庭回了一封电报:‘听说吾弟身体有病,如果属实,日内派机接弟回京医疗。’
随电报一同到来的,还有一架运输机。
杜光庭陷入极度的纠结之中。
他很清楚,回去注定了是九死一生。
之前常瑞元就跟他说过,中原会战生死攸关,他杜光庭脱离指挥位置之日,就是常瑞元脱下军装之时。
这次飞机是派来了,但是并没有常瑞元的手谕,也没有正式的国防部公文。
他只要回去,百分百会被扣上临阵脱逃的帽子,然后把中原会战失利的锅背上。
此次决定果党生死存亡的一仗,败的这么彻底,必须要有人来担责的,但这个锅注定不能是常某人。
他一旦回去,所有过错肯定会全部推到他身上,到时候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杜光庭本身就是爱惜名声的人,他宁愿战死也不愿意被人泼脏水。
相反,如果自己能指挥部队突围,哪怕只是带回一些残兵败将,也能说自己尽力了。
到时候无论是舆论还是果军内部都能说得过去,最多会来个停职查办,不会有什么过多的追究。
想明白后,杜光庭又亲自起草了电文,给金陵发了过去。
【学生虽有痼疾在身,行动维艰,但实不忍抛弃数十万忠勇将士而只身撤走。】
【请钧座决定上策,学生一息尚存,誓为钧座效忠到底。】
此时的杜光庭还没有放弃希望。
只要能调动江南大军,尤其是汉口白建生的二十五万桂系精锐,中原局势就还有翻转的机会。
不过杜光庭的电报发出去后就像是石沉大海,常瑞元一直都没有任何的反应。
常瑞元当然知道现在还有反击之力,可他根本调不动白建生的部队。
李德林已经告诉了白建生,美国人有意换马,所以白建生想要坐视中原的中央军精锐覆灭。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野和中野虽然一直没有大的行动,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