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调的近卫骑兵八千,以及七万蒙古牧民,四十多万头牲畜。
在大雪还没完全融化的时候,翻越阿尔泰山,从阿尔泰山主峰友谊峰南侧穿过,进入了额尔齐斯河流域。
到了这里后,大军在河流上游伐木造船,以额尔齐斯河为向导,顺流而下。
六月十三,征西军攻陷俄军在额尔齐斯河上游的重镇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要塞,要塞内六百俄军战死大半,其余投降。
六月二十七,西征军抵达了俄军在额尔齐斯河的最重要堡垒,塞米巴拉金斯克要塞(哈萨克斯坦塞梅伊)。
这是俄军除了伊尔库茨克以外,在东方最重要的据点。
此要塞向西北三百二十公里,就是沙罗在整个中亚和西西伯利亚最后的据点巴甫洛达尔。
径直向西六百公里,便是后世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斯塔纳,哈塞克部落中相对亲俄的汗王,基本都在这一片游牧。
塞米巴拉金斯克要塞勉强可以算是西西伯利亚的一部分,因此六月份了还相当冷,正午都只有二十一二度,其余时间甚至能降低到十度以下。
不过征西军的将士们,一点都没有被寒冷浇灭热情,十二万人和四十多万头牲畜,如同天降神兵一般,突然出现在了塞米巴拉金斯克要塞外面。
要塞位于额尔齐斯河北岸,城南没有开门,要塞的石墙直接就立在了河边,河道与城墙中间刻意没有去平整,形成了一条窄窄的烂泥地,作为天然的防御。
要塞东面,是一片葱郁的丘陵,俄军在这片丘陵上,修建了十余座小型堡垒式炮台,约有七百俄军和相应的家属在此驻扎。
要塞北面则是呈阶梯状的高山,最高山峰尖耸入云,上面的积雪常年不化,沿途都是没有任何树木遮挡的戈壁砂石,俄军在城上就能把北面的情况一览无余。
而在西面,只有一条宽约两公里的小道位于额尔齐斯河和高山之间可以通过,其余地方无法通过军队。
果然是天选的要塞雄城!
杨开甲在塞米巴拉金斯克要塞外,给陈光耀做着汇报,“北面肯定是没法上人了,罗刹人连大炮都不动用,光靠城头的火枪就能把我们打的死伤惨重。
向西迂回也不太现实,斥候连回来汇报说,额尔齐斯河与城西高山之间的通道过于狭窄,罗斯在山上居高临下修建有炮台,要通过也得付出大量伤亡。”
傅康安看了一眼地图,插嘴说道:“或许他们连大炮都可以不用,只需要从山上扔石头,我军就很难通过。”
“同时,由于南城墙距离河边过近,城头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