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鹿鸣小说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443章 尘归尘 土归土

第443章 尘归尘 土归土(1 / 4)

西元1779年10月22。大虞光中三年,满清乾隆四十四年,农历九月二十。

暹罗八个月的内乱,终于来到了结局。

看起来声势浩大的叛乱,在平叛大军压境,特别是叛乱者知道大军只用四个月就干掉荷属东印度公司之后,就以一种诡异的方式结束了,他们根本就升不起一点的抵抗之心。

究其原因,还是暹罗这个国家与中华的牵扯太深了。

泰人和华人混血了超过四百年,别说现在,就是在后世中华经历了百年苦难历史后,曼谷都还有起码七成的人拥有华人血统。

更何况,泰人自身也是从云南南下,以傣族为主体的中国移民。

至今泰北清迈一带的泰阮人还保留了大量傣族习俗,是一个介于傣族和泰人之间的族群。

可以这么说,暹罗这个国家从血统和文化上来找,其实就是下南洋的傣族人和下南洋的汉族人组成的国家。

这使得暹罗比缅人、孟人、高棉人等等更容易接受来自中华的统治。

同时郑信虽然朝政搞得乱七八糟,但他对百姓还是不错的。

大量的暹罗百姓,无论泰人、华人还是纳真,都从郑信赶走缅人后实施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和组织人力开发湄南河入海口沼泽地的政策中受益。

大量的潮汕百姓南下,也带来了汉地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暹罗的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底层生活比起阿瑜陀耶时期上了一个档次。

所以,这次的动乱,说白了就是郑信身边的潮汕大族和大豪商挟裹住了他,而原本阿瑜陀耶王朝的遗老遗少和被排挤的泰人及其他族裔贵族,又不满权力受损而挑起的叛乱。

除了最开始在阿瑜陀耶城当挖宝工的那些人以外,对其他底层百姓的波及并不多。

这甚至都不能说是泰人对华人的暴动,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集团冲突。

因为连叛乱的通,实际上都是个三代华裔。

他的外公是阿瑜陀耶城的泉州同乡会会长,他的妹妹嫁给了在暹罗的泉州大族陈家子弟,跟随他的,也有很大一批可以算作是华人的父系纳真。

哪怕是历史上也一样,只不过从郑信时期的唐主泰副,变成了华人选择归于暹罗,彻底本土化。

所以这种没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叛乱,注定只会是一场闹剧。

浓烟还在升腾的吞武里北门,郑信被披耶尖竹汶和千余士兵保卫着从城内撤了出来。

至于城内的叛军,朝廷大军还没开始进攻他们就已经开始内乱。

等到朝廷大军架设浮桥通过穿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