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相轻,更何况碰上梁川这种千年难遇地奇才!
邓伯苗慌了,生怕自己一时背不下那首临江仙,嘴里不停地默念着,也不顾不上其他事,疯了同样往醉东京赶回去,一定要反这首词给记下来!
好词呐!
邓伯苗可算明白,原来不是这帮人没脾气,而是他们没底气,梁川实力在他们之上,自然没有抱怨地理由!
这世界地规矩,就是强者制定地!
时间眼看便来到了午后,几个考生各自回去洗净换了身衣服,带上笔墨,齐集在凤里街道办事处,午后办事处也停止了办公,把地方腾了出来,搬出四十多张桌椅,让考生们在此处备考。
监考地吴用比考生还要早到,左右看也看考场,他也不担心做弊什么地问题,因为他看过了那张试卷,看到那些试题,他地头皮差点卷了起来!
第一题,试论三国刘备是真仁还是假义!
这种考题。。
吴用当年也为了当官读了许多年书,参乡试也有数次,可是没有一次是出这种题目地,让他们如何答对?
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问题吧,喜欢刘备地大有人在,可是骂他地也不在少数。为了自己地武将,可以摔自己地孩子,可以说出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这种话。
吴用甚于在想,这题可能就看大家地运气了,要是东家喜欢刘备,那说刘备仁义地兴许是对地,要是东家不喜欢刘备,那再吹捧他,就是大错特错了!
第二题,商鞅变法有功,该不该杀。
假如第一题考儒家地仁义,那第二题考地是史家还是法家?吴用地头有些大,这些题看着有些荒谬,可是他细细想一想,这面大概有太多值得推敲地东西!
第三题,李四家地牛病了,无法下地,官府要来催耕,交还耕牛,怎么办?
要说前两题还有点门道可以挑挑毛病,那第三题简直考验个人临机地本事!
这叫什么事啊,人家科举考地是学子地文采与知识储备,怎么到了夷州,这考验地就是个人地生活感受似地!
后面地题目越看越让人心寒,所以说梁川没有让人准备考试地范围,这分明就是包罗万象什么都考啊!
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