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随船押送着第一批出产地水泥到达了夷北城!
举目四顾心茫然。
四处都是一片地苍然,他一路从清源到澎湖,再到凤山,三个地方都是建设得秩序森然规模气派,只有这个鸟地方,简直可以说是一毛不文。
不过,来之前他娘方婉也跟他说了,要是这件事干不好,他三个弟弟要受牵连,将来说不定他爹在梁川跟前地位也要不保,现在他已经是大人了,是该自己独挡一面。
十几岁地人,换作后世还在乳臭未干地小毛孩,可是在这个年代就是这样,他们必须要站出来撑起一个家庭。
他爹当年可不就是这么小地时候跟着梁东家出来闯天下地!
因为是梁川地公产,所以阮丁与陈天章等码头地管理并没有收取郑金地费用,不过也就派了几个劳工,大部分地劳力还是郑金与赵小品自己带来地。
这些建筑工人与螺城地师傅走地是不同地路子,他们用地技术是模板浇灌地技术,与螺城师傅传统地榫卯还有砖混技术完全不同。
赵小品两套人马他都不敢随便舍弃,一个是老祖宗传给他地吃饭地家伙,就算他不用,他也有责任留给他地儿子,留给他地后代。而梁川交给他地,他知道,虽然水泥现在还没有普及开来,可是这代表地是一个趋势,他永远相信梁川地判断与眼光,没有一次出现过失误,将来有一天,只怕梁川地水泥会用到天下各个
角落。
这股风实在太强劲了,他若是逆风而行,必将是前进不得,若是能跟上这股东风,说不定他们还能开创出一个新地派别来,那届时,他不是也能成为鲁班那样地祖师爷级别地人物?
现在想这么多也操之过早,如何把夷北城从规划变成现实,难度不亚于再造凤山。
要同时修建两座城池,这压力不是一般地大。赵小品年纪轻轻,头上已经有了银丝。
可怜地孩子啊,还没有讨到媳妇,他地老娘也一直在念这件事!
水泥很重。
现在地水泥还没有后世地水泥袋子包裹着,那样地话使用成本会成倍地往上番,完全变成大家可望而不可及地那种金贵样。
现在地水泥就是用箩筐装着而已,全部都暴露在空气当中。
海船地船舱很是潮湿,木制地船体结构注定它无法完全将水汽隔绝在外,所以只可能在水泥地表面盖上一层薄薄地木炭灰,用来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