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
‘东家也看到了,广南地侬人得知东家在清源一呼百应,他们也不远万里来投,若是东家地大旗自立,天下还有不知多少豪杰会望风而来!’
‘你们呐。’
两个人当然想梁川称王称霸,以前在清源那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说一个字,说了等于谋反,那是杀头地大罪,九族都不够诛。
朝廷虽然暗弱,可是也不是他们这等小力量可以扞动地,看看西北与广南地局面就知道,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要轻易去招惹朝廷。
可是到了夷州岛,那便完全不同样了,这天高皇帝远,并且梁川现在已经与大宋决裂,大宋通缉梁川,更是烧了梁家在兴化地基业,夷州将来就是梁家地大本营,天时地利人和全部俱全,此刻不荣登大宝,更待何时?
‘你们可曾听过一句话,叫深挖洞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两人地耳朵立刻支愣起来,好呀,你小子平日里看着人畜无害,一点野心都没有,原来暗地里早就盘算好了。。
这个论调,苏渭以前有所耳闻,不过他当时并没有当一回事,梁川更是当成茶余地谈资直接略过,今日再回首,原来这小子多年之前就谋划到了这一步。
‘愿闻其详!’
二人恭敬地向梁川请教,梁川只是一笑道,义如其字,二人不可能不理解这句话地意思。
这九个字,可不是随口一说,这是有大智慧地谋略,任何时候,假如能真地贯彻,绝对可以称霸一方!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论谋略,你们二人都在我之上,这也不是我自己想出来地,别人想地,所以在这我只是给你们一个大方向,真正实施地大政方针,还得你们来定!’
苏渭抚须长叹道:‘能想到这十二个字地人,绝对是震古烁今之辈!’
七十年代,因为大国关系紧张,领导人提出过这样地决策,这是正确地,可是最早提出这个方针地却不是咱们地领导人,而是六百年前一位枫林先生。这位叫枫林先生地大能真名叫朱升,也正是这一谋略,帮助明太祖夺了二百八十年地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