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则成魔。
“全体官兵,听我号令,开始准备攻城!”
“阿将军,万万不可!”
“我将是玉门关所有军民眼中的那个魔,所有的罪责都由我承担,此战之后,我会辞官不做,归隐于海外,此以来谢罪于天下!”
随着阿布达一声令下,从万陵县大军后方推出一百零八辆炮车,摆放在大军的前方,全部朝向玉门关的方向。
“把所有炮弹都用上!”
阿布达决定使用上所有的炮弹,毕竟此战之后,也完成了万陵县大军占领陇右道的军事目标。
没有了进攻目标,还留着这么多的炮弹干什么?
守城吗?根本就用不着!
玉门关之西,茫茫戈壁,荒无人烟,连个像样的城池都没有,大炮在以后的战争中几乎无用武之地。
从万陵县到玉门关,如果不是拖拽着这些炮车和炮弹,估计连一半的时间都用不到。
一路上用到的炮弹没有几个,很多城池在炮车还没有完全摆出来时,就已经举旗投降。
听到阿布达要求发射所有炮弹的命令后,后方的将士们都欣喜若狂,他们终于不用再拉着这些炮弹乱跑了。
一点军功都捞不上,简直白瞎了这次西征之路。
大量的炮弹都被卸到炮车的一边,炮兵开始校准炮车,调整射击角度和发射方向。
玉门关城墙上,张守业一脸阴沉地看着远处万陵县大军的方向,自从阿布达下令让人推出上百辆炮车后,他已经猜出此次战役已经不可避免。
本来想挟裹全城老百姓来逼迫万陵县大军撤军,但现在看来,此计根本就行不通。
此时势成骑虎难下,想投降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只能一路走到黑。
何况他根本就没有投降的想法,既然不成功,则成仁,如果万陵县大军胆敢炮轰玉门关,一定会名誉扫地,臭名远扬,必定遭到大晋朝所有仁义之士的强烈谴责。
而他作为一个不为强权、英勇无畏的守城将领,即使在这次炮击中不能幸免于难,那也是死得其所,无愧于天下,相信他的英名会被后世之人代代相传下去。
“子之死父也,臣之死君也,世有行之者矣,非出死以要名也......”
还没有等他把《淮南子·缪称训》念完,就听到远方传来一声枪响。
“校准完毕,请指示!”
“一发试射!”
“点火!”
随着口令,试射的炮弹全部准备就绪,轰然巨响中,长锥形的实心铅炮弹,拉着火红的尾烟向玉门关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