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阳关为南道。
六朝时自今安西通哈密一道日益重要,关址东移至安西双塔堡附近;直至大晋朝时再次建立,现在的玉门关也是在汉代玉门关的遗址上建造的。
相对于其他的关城,大都筑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之地,但是玉门关却不同,周围并没有可以作为屏障的险峻山峰之类。
这是为什么呢?
在荒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水源。
敦煌是汉朝时河西四郡里面最靠西面的,玉门关往西就是“死亡之海”罗布泊,玉门关北边是哈拉湖和疏勒河故道,控制水源就能掌控局面,没有水的敌人战斗力是有问题的,不足为惧。
你可能会说罗布泊不曾经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吗?没错,不过它却是咸水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所处的河西走廊西端,是比较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各个方向距离海洋都非常远,而且受地形影响比较严重。
南面的青藏高原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西面帕米尔高原又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东面太平洋暖湿气流远途跋涉而来,也是受到一系列山脉的阻挡,最多就到玉门关,而且到达那里的时候水汽已经极其稀少了,玉门关外就是荒漠苦寒之地;北面是蒙古高原,就更不用说了。
这就是玉门关外春风不度的原因。
所以如果想打通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必须拿下阳关和玉门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两者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在离开两关以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
它们都是丝绸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通西域和连欧亚的重要门户,出敦煌后必须走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
万陵县大军行进过程中,阿布达不断查看玉门关守军的消息。
玉门关将领张守业,早年曾经是一名小小的安西军校尉,因为在西域立下赫赫战功,所以被朝廷加以重任,驻守在玉门关。
虽然守城官兵不多,仅仅是五千人左右,但玉门关军兵训练有素,而且英勇善战,在突厥部落屡次派兵来打探军情时,都会被张守业带人迅速击溃,让突厥部落的大军很难深入内地。
将是良将,兵也是好兵,但张守业却是一个顽固之人,只认朝廷,从来不听从外来势力的安排。
在晋顺帝在位期间,他对几位皇子都不假眼色,谁的面子都不给。
建兴地登基后,虽然张守业表面上遵从朝廷的旨令,但是实际上却是听调不听宣,有着极强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