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这位老友都是先帝的老臣,如果不是皇帝陛下这几年厌恶直言正谏的人,我也不会被贬到万陵县,而我这位好友被撵到广州城去任职。”
“时也,命也,运也,非吾之所能也!我等能活命到现在,就已经是很不错了,不会为以前的事再念念不忘了。”
李昌宪想了想也是这样,自从张克文接回家人后,很少关心县衙的事情了,现在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几个孙子孙女的身上,特别他的大孙子,更是盯得很严。
“这次谁领着去广州府去?”
李昌宪也是发了愁,本来想着让徐乐跟着去,但是徐乐才是一个秀才身份,到了广州府后会被人瞧不上。
张克文笑着说:“真要是找不到人的话,我可以去一趟,顺便也见见老友!”
李昌宪大喜:“张老,你要是去的话,那是太好了,不过你的身体是否承受得住?”
张克文笑了,摆了摆手道:“没问题,这一段路程都是水路,又不需要爬山,我相信还是没有问题的。”
上次张克文到石国去,差一点没有坚持住就是因为万陵县到石国一路上都是山丘高岭,即使张克文也不得不下来跟着一起爬山,的确让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吃力了。
“既然张老愿意去,那就多谢张老了!”
李昌宪由衷感谢道,万陵县除了一些能打仗的武将外,能拿出手的文人雅士真的是太少了。
虽然张克文近十年没在京城为官,但是他的名望在广州城是不属于任何人。
张克文这次愿意跟着万陵县的学子们去广州城参加院试和乡试,也是因为他要为自己的孙子打算了,绝对不能因为他而荒废了孙子的才华。
因为府试和院试的时间间隔不长,当李昌宪和张克文这边一谈定,张克文就让人赶快去准备出发的事情了。
五六十名学子,随同的家人足有上百人之多,再加上百十名万陵县的官兵,这只不小的队伍让人不敢忽视。
不仅如此,自从万陵县打通通往南部沿海的道路后,许多岭南府的学子也不愿意绕路,经湘地到广州城去,路程远不说,而且一路上风险太多。
现在有了万陵县的这条海路,许多岭南府的考生愿意到万陵县的港口,再坐船到广州城去,这样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还让他们和万陵县的考生好好地交流一下。
为此,李昌元还特意给李昌宪来了一封信,让他尽量帮助岭南府的学子。
对于此等小事,李昌宪当然不会拒绝,对这些岭南府的学子多一份帮助,有可能在以后得到一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