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家。
大户家主被扣押,家产充公,家人去劳改,仆人释放,童工都送到学堂学习,就连大户家的适龄小孩子也一样,统统到学堂去。
看到李昌宪不是拿一个两个当典型,而是全力开战,全面禁止童工了。
在李虎儿等人开战的第二天,所有的大户人家都把家里的适龄童工送到了学堂。
这下,李昌宪满意了,张克文和何岳麻烦了,李县太爷搞的这一出,真的很麻烦呀!
学堂不够用了,建吧,也不用和李昌宪打招呼了。
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大户家送来的小厮和丫鬟怎么办?他们住哪里?
李昌宪只好召集大家商议办法,打算在学堂四周建一批房屋,那些小厮和丫鬟们暂时在军营住吧。每一家分两个,先挤挤再说。
当时,李昌宪县衙后院也分来了七八个小厮和丫鬟,这下大大缓解了李昌宪的压力,终于有人给烧水倒茶了。
李柱教学回家一看,哎呀,我失业了!
最令李昌宪担心的是万陵县那一家大户赵清泉,根本就没有得到他的任何消息。
没有来学堂上交童工,也没有来县衙拜访李昌宪。
李昌宪很奇怪,晚上的时候问起来这个事情。
何岳听了后,一脸平静地回答:“大人,据人回报,赵清泉一家已经搬走了,据说家人已经搬到岭南府,但是本人不知去向!”
“哦”
李昌宪感到很诧异,就这样放弃了赵家在万陵县的家业,这个赵清泉不简单呀,舍身求全,不屈服自己的威胁,竟然愤然离去。
就这样你以为能逃脱了吗?前段时间,那场做乱,这个赵清泉在里面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还想在背后玩什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把戏。
还有据知情人告知,凤凰岭那里估计就是赵清泉的手笔。
你以为离开万陵县我就拿你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你知道我姓什么叫什么吗?
李家,京城李家,大晋朝世家。
李家名号是叫人随便说的嘛?
李家的亲戚朋友们遍及大晋朝各个地方,不是身居要职,就是富甲天下。
李家的门人弟子都散在大晋朝各个地方,举不胜数,毕竟二百来年的世家不是你能想象的。
还有,李昌宪包袱里还有一百多封朝中大官的名帖,随便拿一个都能让各个地方胆战心惊。
如果你赵清泉真跑到大山里,我还真拿你一点办法也没有,但是你到内地迁移,那就对不起了。
李昌宪想吧,直接命令何岳,给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