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鹿鸣小说 > 自卑与超越 >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母亲的作用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母亲的作用(4 / 5)

大到周围的环境中,像别的孩子身上、亲戚和朋友中。所以,母亲的责任是双重的:首先她要让孩子有一个信赖他人的初次经历,然后要将这种信任延伸到整个社会。

如果母亲将孩子的目光只转向自己,那么以后孩子将很难接受甚至反感与他人接触的事情。他会一直依赖母亲,如果谁想从他母亲那里取得关爱,他必将与那人为敌,不管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还是自己的父亲。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就会这样认为:“妈妈是属于我自己的,你们无权分享她的爱。”

然而,现代心理学却对此事有所误解。比如在弗洛伊德看来:男孩会有一种恋母情结,他们想和自己的母亲结婚,痛恨自己的父亲,甚至想杀死他。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有所了解,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那些想寻求母亲关注而排斥他人的孩子身上有恋母情结的现象,但是这与性毫不相关,他们只想让母亲服侍自己,想让母亲成为自己的,不想让任何人与之分享。这种现象只在那些被母亲宠坏的孩子身上有所体现,他们认为除了母亲,自己不可能和任何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有这样一些男孩,只和母亲保持着良好关系,所以他们也会将母亲看成自己的恋爱和婚姻对象。可是这只能说明在他们心中,除了母亲,没有任何人对他们言听计从,没有任何人与他很好地合作。所以,恋母情结是养育方式的错误。这是人为造成的,不能归结于与遗传有关的乱伦,更没有任何性欲的愿望。

一个只和母亲保有联系的孩子,只要脱离了母亲,就会出问题。比如,他去上学或者去公园时,会一直紧紧跟随着母亲。一旦母亲不在他身边,他就会很难过。他会利用各种手段,让母亲时时跟随他,让母亲全身心地关注他。比如:他会充当母亲情人的角色,装出一副柔弱无助的样子,博得母亲的同情;当母亲不能满足他心愿的时候,他就会大哭或者装病,意在告诉母亲他仍是一个需要照顾的孩子;他还可能大发脾气,与母亲争吵,目的仍是博得关注。这些孩子几乎都是被母亲惯坏的人,他们拼命地想赢得母亲的关注,又拼命地拒绝着任何与外界的联系。

有人提出,将母子分开,让保育员或收容所培养他们是补救母亲失误的良方,其实这种建议可笑至极。如果要找可以替代母亲角色的第二人选,首先应该像母亲一样,对孩子充满兴趣。事实是,孤儿院不可能搭建人与人沟通的桥梁,那里长大的孩子对他人没有任何兴趣。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对母亲进行训练见效更快一些。

曾有人对收容所的孩子进行过观察,结果他们的发育情况并不乐观。如果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