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样的心理。而且,虽有皇上的命令,杨盛海也不敢对她延庆宫的宫人动用重刑。
许太后却是心里一突:如今一事,背后之人如此缜密,必然会想到永宣帝最后可能动用慎刑司来审问宫人。杨盛海手段一向厉害,绝对能叫人吐出真话来。
那么就说明,背后之人,在端妃或者苏良人的宫人里头,埋下了绝对忠诚的棋子。
“陈嬷嬷,你代替哀家去看着这些宫人……”许太后转头,想对陈嬷嬷吩咐,却被永宣帝给打断。
“母后也劳累了一夜,就带着陈嬷嬷回去歇息吧。”永宣帝轻轻一笑:“陈嬷嬷去接了通惠大师一趟,应该也是累了。”
“等母亲歇息好了,儿臣有几本拿不定主意的奏折想和母后商量商量。”永宣帝轻声说道。
许太后就是眼神一凝:永宣帝亲政之后,除了初期那段时间,之后就再也不会主动给她看过奏折,只有关系到施家的事情,才会叫永宣帝和她说上一说。而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她安排在建章宫的人手,被一个个排除出去,知道朝堂上的消息,就会比以前慢上不少。
如今永宣帝说的这几本奏折,应当是和许家息息相关的。
看来,永宣帝宁愿让一些利益给许家,也要将这件事情给查下去。或者说,按背后之人设想的方向查下去。
想到这,许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为人父母者,没有不爱孩子的。对于从小缺失父爱、连续两个孩子都有问题的情况之下,永宣帝就更会疼爱孩子了,更会无法容忍一星半点有关谋害皇嗣的行为。
永宣帝这样的心理,也被背后之人算准了。
而许家和端妃,许太后自然能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
随着何长喜领命下去,许太后在端妃的目光中起身:“皇帝说得对,哀家的确十分困乏了。”临走前,许太后拍了拍端妃的手:“身正不怕影子斜,端妃不必害怕。”
端妃有些无措,也不敢哀求许太后留下来,只好点头:“回太后娘娘,臣妾知道了。”
——————
文充媛站在窗棂边上,挑起窗帘的一角,悄然观察着外面的情形。
果然,所有的事情都和她设想的一样,苏良人因为消息闭塞稀里糊涂地做了头等嫌疑人。端妃的延庆宫虽然坚固如铁,但是对外界反应极慢,无法及时抓住外界的反应和自证清白。
又因为施贵太妃进京和朝堂不顺,许太后身心俱疲,没有